大阳城集团娱乐生态 “互花米草”名字有诗意实则很危险!

2024-02-21 11:47:0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阳城集团娱乐生态 “互花米草”名字有诗意实则很危险!据初步摸底,全国互花米草面积约6.8万公顷,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和山东等省份有大面积分布,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2月16日,一场专门为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确保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会议——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会议提出,为提高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启动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通过四年集中防治,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达到90%以上。

  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大西洋沿岸,1979年年底作为促淤造陆和海岸保护的生态工程项目,从美国东海岸引入到我国并在沿海各地种植,依靠其强大的竞争和繁殖能力在我国沿海扩散迅速。

  互花米草的快速增长和扩散侵占了本地生物栖息生境,导致底栖动物适宜生境和大型水鸟栖息环境丧失,区域内生态功能丧失,生态系统多样性退化。

  互花米草可以通过种子进行开枝散叶,生长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它的顶部会开花结种子,而且它产生的种子数量巨大,据研究,一株互花米草最多能产生超过600粒种子,一平方米的地方足以产生几百万颗种子。种子成熟后,落在海水上,然后利用海水的浮动,完成开疆扩土的侵略之旅。

  除了种子繁殖这种有性繁殖方式以外,互花米草还可以通过根系进行无性繁殖,在人工清除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彻底,被折断的每一条残根,也都可以化身一颗新生代“生态杀手”,这就为人工清除带来了极大麻烦,一不留心,就是助纣为虐。

  海水含盐量较高,这是绝大多数植物都无法在海水中进行正常生长的原因,但互花米草不但在淡水中能生长良好,对海水的高盐度,照样可以做到应付自如,因为它天生自备抗盐神器“盐腺”大阳城集团娱乐,根部吸收过来的盐分,它可以通过盐腺给排出体外。并且还有强大的通气组织,这就意味着在淹水环境下,它也能向水稻那样照样生长良好,研究证实,互花米草可忍耐每天12小时的高盐度海水浸泡。

  互花米草的主要根群分布在大约30厘米深的土壤范围内,但是健壮的植株根系能深扎到近1米深的土层以下。强大的根系为植株在海水的反复侵袭之下保持顽强的生存能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也因能吸收更深层土壤中的养分而为地上部的茎秆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从而使它的茎秆能长成2-3米的高个子。

  互花米草繁殖量大,生长密度高,这样就会形成一堵细密的“过滤墙”让原本可以流动的泥沙被阻隔下来,形成泥沼,而狭窄的空间,会让水中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因无法自由移动而难以生存,这样以来原本可以作为迁徙鸟类的食物就会大幅减少,缺少了食物,野生鸟类自然就不会再选择这些互花米草丛生的海滩作为栖息地。

  红树林是海岸健康生态的重要标志性植物,在削减海风、抵冲海浪、保护滩涂、固牢堤岸、净化海水与空气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在红树林的生长环境中出现互花米草,由于红树林的生长速度远逊于互花米草,这样一来互花米草就会以包围之势来挤占红树林的生存环境。

  一旦互花米草在滩涂上形成优势群体,在水中密集繁殖的状况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互花米草对水体环境的挤占,会造成水域环境失去发展养殖业能力,从而为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包括人工拔除、翻耕碾埋、火烧、覆盖遮荫、刈割水淹等,一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见效明显,但操作费时费力。

  是通过喷洒各类除草剂清除互花米草,治理方便、费用较低,但药剂使用可能会对滩涂沉积环境、本地植被和底栖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用“用魔法打败魔法”,利用昆虫和细菌类生物防治互花米草,在我国尚未应用。毕竟,引进天敌的后果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多指用芦苇、红树等植物对互花米草进行生物替代,不过选择合适的替代物种有难度,需加强对替代植物生态风险的评估,防止它们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新的危害。

  包括刈割+翻耕、刈割+遮荫、刈割+农药、刈割+淹水以及刈割+翻耕+生物替代等。上海市崇明区东滩互花米草治理工程主要采用的就是综合防治法,完成了大面积的互花米草治理。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腾撰文指出,互花米草治理主要有三大难点:一是生态影响多样,治理区划困难;二是缺乏统一规划,治理区域有限;三是工程实施难度大,后期管护周期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大阳城集团娱乐、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

  2022年下半年,福建省开展新一轮互花米草除治行动,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到2023年1月,完成13.66万亩互花米草除治任务大阳城集团娱乐。除治后的海岸滩涂进行了生态修复与生态提升。

  挖掘机在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附近的滩涂上清理互花米草(无人机照片,2022年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在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附近拍摄的互花米草整治现场(无人机照片,2022年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2023年2月15日在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附近拍摄的互花米草整治后的滩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位于晋江市的泉州湾河口湿地在进行大面积互花米草除治后,开展了红树林生态修复、鸟类栖息地营造、海岸生态化改造等工作(2023年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来源:福建科普综合新华社、人民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网、闽江口生态湿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